拉弦组‏

擦弦乐器是用装在细竹弓上的马尾磨擦琴弦,使之振动发音的一类乐器。我国常见擦弦乐器包括二胡、高胡、中胡、革胡、板胡、四胡等。

胡琴
在唐朝己有,当时名曰「嵇琴」北宋时,在中国北方奚部民间广为流传,称之为「奚琴」。奚琴与今日的胡琴非常相似,只是奏法不同。近千年来,胡琴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,从胡琴的母型中又衍生出京胡、二胡、板胡和四胡等,民国以后为适应国乐队和奏需要,又创制出中胡、大胡、低胡等,使这类型的乐器更为丰富。它们不仅有优美的音色和鲜明的地方色彩,且有高度的演奏技巧与丰富的表现能力,尤其是二胡。

二胡(南胡)

No description available.
二胡为中国流传最广,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擦弦乐器,广泛地流传在长城内外,大江南北,以至珠江流域。
-在南方,“二胡”是专指独奏用或在国乐队用的一种,北方人称为「南胡」。
-由於全国各地不同的习惯,也有称为「二弦」、「嗡子」和「胡胡」的。
-二胡音色优美,表现力强,既能演奏柔和流畅的曲调,也能演奏跳跃有力的旋律乐器,既用之於独奏,也适於合奏或伴奏,
-在民间的戏曲的多种剧种中均为中要的伴奏乐器。
二胡普遍采用五度定弦法,最常用的空弦定音为d′a′。

革胡


-革胡是一种音量较大,音域较广的低音拉弦乐器
-它是在二胡的基础上参考西洋大提琴的演奏方式改革而成的。
-它张有四条弦,设有指板,琴筒横置,由於有指板,按弦极为方便,不仅能拉奏,还能拨弦弹奏。
-要用於合奏,也可担任弹奏。
-其空弦定音为CGDA。

高胡

No description available.

-高胡是高音拉弦乐器,其形、构造、演奏弓法与技巧以及所用演奏符号等,均与二胡相同,只是琴筒)比二胡略小,常用两腿夹着琴筒的一部分演奏。
-乐队中,高胡发音紧张、尖锐,不宜多用。
-在常用音域范围,其音色明朗、清澈,适宜演奏优美、抒情以及秀丽、活泼的曲调,并经常与二胡构成八度奏。
-高胡是”高音二胡”的统称,是在二胡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。
-高胡的产生,和中国民间乐种广东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。”广东音乐”是流行在中国广东地区的一种民间器乐表演形式, “广东音乐”作曲家和演奏家吕文成先生对二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,他把传统二胡的丝弦改为钢丝弦,提高了定弦,这种音色清澈明亮的高音二胡,很快成为”广东音乐”中的灵魂乐器。
-音色清脆高亢,犹如女高音,加上低音区圆润的特色,使它在乐队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。
-因此,中国的民族管弦乐队中一般都给高胡配备相当重要的席位。
-另外,由于高胡有着特别丰富的表现力,适于演奏抒情、活泼和华丽的旋律。
-它在乐队中经常以华彩的方式给乐曲的主旋律做伴奏,并且能把主旋律按照情感的需要加以装饰。

中胡
-是在二胡基础上改制的一种乐器,故又称为”中音二胡”。
-所有二胡上的演奏技巧都适宜中胡演奏。它仍属于灵敏性较强的乐器。
-它最善于演奏一些抒展、辽阔的歌唱性旋律,和声长音与不很复杂的音型,较少演奏快速的华彩性旋律。

 
板胡

No description available.
-是伴随着地方戏曲梆子腔的出现,在胡琴的基础上产生的。
-“板胡”是因为琴筒用薄木板粘成而得名的。又称梆胡、秦胡、胡胡、呼胡、大弦和瓢。
-在中国大约有300多年的历史,品种繁多,音色明亮,高亢。
-是中国多种梆子腔戏曲,北方戏曲和曲艺的主要伴奏乐器。

板胡的历史:
-新中国成立以后,在音乐工作者和乐器制作者的努力下,板胡的制作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,使许多新品种加入了”板胡家族”。
-其中有中音板胡、高音板胡、三弦板胡、竹筒板胡、秦腔板胡等等,都是”板胡家族”的”新成员”。-建国后,对板胡进行了不断的改革,现已有一种中音板胡,改用钢丝弦,音色较高音板胡宽厚、柔和,能奏较高的把位。板胡已由伴奏乐器成为合奏、独奏乐器
-最初,板胡主要流行于中国的北方地区,当地的许多地方戏曲和曲艺,都是用板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的。
-20世纪50年代后,又用于独奏,器乐合奏,深受广大人民喜爱,流行于西北、华北、东北、东北各省区,尤以陕西、甘肃、山西等省最为盛行。

-由于板胡和中国的戏曲、曲艺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,因此它在演奏戏曲、曲艺音乐时最能发挥自身的特长,在地方戏曲和曲艺伴奏中,各地区的板胡善于表现各自不同的风格,富有独特的地方色彩。

板胡音乐特点:
-和中国其它的胡琴类乐器相比,最大的特点是
1. 音量大,音色清脆嘹亮,
2. 擅长表现高亢,激昂、热烈和火爆的情绪,
3. 具备优美和细腻的特点。

按板胡的发音高低及使用范围,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:
1、高音板胡(俗称梆子胡、大弦或瓢):
-多用于河北梆子、评剧、豫剧、山东梆子、吕剧及歌舞、演唱、独奏及合奏等,这种板胡用途最广。

2、 中音板胡(俗称胡呼、秦胡):
-多用于秦腔、蒲剧、陇剧、陕北道情、兰州鼓子等的伴奏以及器乐合奏和独奏。
-音箱较高音板胡为大,呈半圆形,背面有金钱花孔,琴杆也较长,定弦比高音板胡低五度,音色浑厚柔和。

 
3、 次中音板胡(俗称椰子胡):
-多用于晋剧和上党梆子。音箱比中音板胡稍大,也雕有金钱花孔。定弦比中音板胡低小三度或纯四度。
-音色浑厚,音量宏大,宜于演奏缓慢、低沉的曲调。

Leave a Reply